
耶稣在逾越节被钉十字架,成就了逾越羔羊的献祭;那么,他又如何能在赎罪日,用自己的血一次进入至圣所,成了永远赎罪的事呢?
וְלֹא בְּדַם עִזִּים וּבְנֵי בָקָר, אֶלָּא בְּדַם עַצְמוֹ נִכְנַס אַחַת וּלְתָמִיד אֶל הַקֹּדֶשׁ, וּמָצָא גְּאֻלָּה עוֹלָם. | 并且不用山羊和牛犊的血、乃用自己的血、只一次进入圣所、成了永远赎罪的事(来9:12) |
逾越节所献的羔羊属于平安祭中的感恩祭,而赎罪日所献的山羊与牛犊则属赎罪祭。按律法,献祭共分六类:1)燔祭、2)素祭、3)平安祭、4)赎罪祭、5)赎愆祭、6)红母牛的祭。那么,一个逾越节的平安祭,如何可能成全这六种献祭的全部功用?
献祭的根源
逾越节的献祭是所有献祭的原型与根源。它不仅是以色列在历史上的第一次献祭,更是一个包含后来一切献祭的原始种子。
逾越节标志着以色列作为选民的诞生,而逾越节的献祭,则是以色列作为选民所献上的第一祭。因此,它在整体层面上,预示并包含了所有未来的献祭;而所有后来的献祭,在个体层面上,也都体现着逾越节的原始献祭。
换言之,逾越节的献祭如同树根,而其后的各类献祭则是枝条——皆由根而生,向外蔓延,却始终与根脉相系,不可分离。又可说,逾越节的献祭是整体,其后的献祭是个体——整体涵容所有个体,而每个个体中亦隐含整体的映像。这正是分型(fractal)的原理,卡巴拉称之为相互包容(הִתְכַּלְלוּת):一中有多,多中有一,如镜中之镜,层层递归,彼此内含。
因此,当耶稣降临世间,为要成全一切献祭,他只需在逾越节献上自己为祭;因为这一祭,已涵盖了所有献祭的本质与功用,他这一次献祭,便可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。
在妥拉中,献祭的种类共有六类:燔祭、素祭、平安祭、赎罪祭、赎愆祭,以及红母牛。它们的希伯来文名称分别是:עוֹלָה, מִנְחָה, שְׁלָמִים, חַטָּאת, אָשָׁם, פׇרָה אֲדֻמָּה。将这些词的希伯来字母数值相加,恰好得到 1728。
1728:献祭合一的神圣数值结构
- 1728 = 216 × 8
216是经文 פֶּסַח הוּא לַיהוָה(“这是耶和华的逾越节羔羊”,出埃及记12:11)的字母数值,揭示逾越节的羔羊不仅是众多献祭中的一种,更是所有献祭的合一与原型。乘以8,象征超越自然规律。 - 1728 = 432 × 4
432 是短语 בְּדַם יֵשׁוּעַ(“用耶稣的血”)的字母数值,暗示逾越节的献祭与耶稣的血之间的深层联结。四倍的结构象征救赎的普世性,覆盖四方之地(东南西北)。 - 1728 = 864 × 2
864是希伯来书9:12的数值:וְלֹא בְּדַם עִזִּים וּבְנֵי בָקָר, אֶלָּא בְּדַם עַצְמוֹ(“并且不用山羊和牛犊的血,乃用自己的血”),强调弥赛亚自我献祭的超越性——不仅取代了利未体系,更在本质上成全了它。 - 1728 = 1728 × 1
而 1728 本身正是短语 הַפֶּסַח הוּא שֹׁרֶשׁ הַקׇּרְבָּנוֹת(“逾越节祭是所有献祭的根”)的字母数值,意味着逾越节不仅是历史的起点,更是所有献祭的核心与原型。
这层层递归的数值结构揭示出一个神秘的真理:逾越节的献祭不仅包含了所有献祭的类型,更预示了那最终的献祭——耶稣之血的献上。它是根,是整体,是分型(fractal)的源头与终点,是神圣秩序的几何中心。
因为所有的献祭都预表耶稣,而耶稣名字展开后(יוד שין ויו עין)的字母数值为 532。将此与六类献祭的总数值 1728 相加,得出 2260——这个数字恰好对应以下经文的字母总值:
נִשְׁבַּע יְהוָה, וְלֹא יִנָּחֵם– אַתָּה-כֹהֵן לְעוֹלָם; עַל-דִּבְרָתִי, מַלְכִּי-צֶדֶק. | 耶和华起了誓、决不后悔、说、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、永远为祭司。(诗110:4) |
在此结构中,耶稣的身份不仅是弥赛亚,更是照着麦基洗德等次的大祭司——
他所献上的,不只是一个祭物,乃是他自己,这是逾越节献祭的终极实现,将根与枝、原型与完成,合一于神圣的核心。
数值 1728 同时也是圣所五种表述的字母总和:אֹהֶל מוֹעֵד מִשְׁכַּן בֵּית הַמִּקְדָּשׁ דְּבִיר סֻכָּה(会幕、帐幕、圣殿、内殿、住棚),象征献祭所发生的空间维度——从流动的帐幕到永恒的圣殿,以及人的身体(住棚),从外在的结构到内在的居所。
由此可知,耶稣不仅是献祭的起点,更是献祭的终极呈现。他是羔羊,是祭坛,是大祭司,也是至圣所。在他之中,献祭与圣所融为一体,人与神亦归于合一。
全民,会众,核心
关于逾越节献祭的关键经文是:
וְשָׁחֲטוּ אֹתוֹ, כֹּל קְהַל עֲדַת-יִשְׂרָאֵל–בֵּין הָעַרְבָּיִם. | 以色列全会众把它宰了,在黄昏的时候。(出12:6) |
上面经文的“כֹּל קְהַל עֲדַת-יִשְׂרָאֵל”这一表达极为罕见,全圣经仅此一处。
- כֹּל 表示“全部”,象征整体的概念;
- קְהַל 是“集会”,强调所有人都在场;
- עֵדָה 虽也译为“会众”,但其词根意为“见证”,指的是肩负见证使命的核心群体。
这三重表达揭示了以色列作为选民的三层结构:
- כֹּל:全民——所有以色列人;
- קְהַל:会众——宗教参与者;
- עֵדָה:核心——献祭与教导的中心人物。
这三层结构恰好对应以色列群体的三种身份:
- 以色列(יִשְׂרָאֵל)、
- 利未人(לְוִיִּם)、
- 祭司( כֹּהֲנִים )。
同时也映射出圣殿的三重空间:
- 外院的铜祭坛(מִזְבַּח הָעֹלָה),对应全民,因为所有的人都可以在这里献祭;
- 圣所的金香坛(מִזְבַּח הַקְּטֹרֶת),对应利未人,因为只有祭司才能进入圣所;
- 至圣所的约柜(הָאָרוֹן),对应祭司核心,因为只有大祭司才能进入至圣所。
令人惊叹的是,这三件圣物的希伯来文名称——הָאָרוֹן מִזְבַּח הַקְּטֹרֶת מִזְבַּח הָעֹלָה——其字母数值之和正好是 1200,与 כֹּל קְהַל עֲדַת-יִשְׂרָאֵל(以色列全会众)的总数值完全相等,从而证明了以色列的三层会众对应圣殿的三重空间。
赎罪日和施恩座
在赎罪日,唯有通过献祭的血与金香炉的香气,大祭司才能从第二层空间——圣所,进入第三层空间——至圣所。这血,取自外院的铜祭坛;这香,升自圣所的金坛。因此,在这一天,外院、圣所、至圣所三者不再分隔,而是合一为至圣所。
这也意味着,在赎罪日这一天,以色列会众的三重分化——全民、会众、核心——不再彼此分隔,而是合一为选民核心,共同迈入至圣所的深处。分层的身份在此刻融为一体,
外院的脚步、圣所的香气、至圣所的沉默——皆汇聚于神圣的中心,成为一个整体的献祭、一个整体的见证、一个整体的临在。这就是下面经文的意思:
לָכֵן, אַחִים, יֵשׁ לָנוּ בִּטָּחוֹן לָבוֹא אֶל־הַקֹּדֶשׁ בְּדַם יֵשׁוּעַ. | 弟兄们、我们既因耶稣的血、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、(来10:19) |
整节经文的字母数值总和为1541,这个数值也正是“以色列”(יִשְׂרָאֵל)的数值——当字母Alef(א)同时按1和1000计算时。1541也恰好是“הַכַּפֹּרֶת עַל אֲרוֹן הָעֵדֻת”(约柜上的施恩座)四个希伯来文单词的总值。
施恩座位于约柜之上、基路伯之下,恰居其间,构成一个神圣的连接。这正是人类失落的伊甸园的缩影与回响。自亚当被逐出园中,神便在通往生命树的入口安置了两位基路伯,以旋转火焰之剑守护其道。如今,在圣所中,这架构被重现——约柜象征生命之源,这是亚当失去的生命树,对应恩慈属性,基路伯旋转的火焰之剑象征审判之门,对应大能审判的属性。
伊甸园的入口曾由旋转的火焰之剑守护,象征神圣的审判与隔绝;而在圣所中,这剑的象征被转化为基路伯下面的施恩座,成为怜悯的座位,也成为人类通往失落乐园的隐秘通道。
施恩座在空间维度的遮盖,正是赎罪日在时间维度的遮盖,这就是为什么“施恩座”(הַכַּפֹּרֶת)与“赎罪日”(הַכִּפֻּרִים)同源于词根 כפר——意为“遮盖”。
这正是大祭司在赎罪日将献祭之血洒在施恩座上七次的深意所在——以血的怜悯对治人心七重遮盖。按照拉比教导,恶的倾向有七个名字:恶、未受割礼者、不洁、敌人、绊脚石、石头与隐藏者(רַע, עָרֵל, טָמֵא, אוֹיֵב, מִכְשׁוֹל, אֶבֶן, צָפוּן),它们对应于生命树七个情感属性外面的七种污秽外壳(קְלִיפּוֹת),揭示出阻挡神圣之光进入人心的七道屏障。
每一次洒血,都是一次穿透,一次净化,使被扭曲的灵魂重新归于神圣的秩序,使心灵之所成为神临之居。
因此,赎罪日的奥秘是合一(Singularity)。在时间的维度,人类六千年的流亡在这一刻被折叠、被吸纳,归回伊甸园那无罪的原初状态——一个未曾破裂的起点,一个未曾遮蔽的光源。在空间的维度,人与造物主之间因罪而生的隔阂被赦免所化解,隔离的帷幕被撕裂,人重新站在神面前,如伊甸之初,无惧、无遮、无隔。
这赎罪日的合一,正是因弥赛亚在逾越节所献上的祭而得以实现:
וְשָׁחֲטוּ אֹתוֹ, כֹּל קְהַל עֲדַת-יִשְׂרָאֵל–בֵּין הָעַרְבָּיִם. | 以色列全会众把它宰了,在黄昏的时候。(出12:6) |
上述经文的字母总值为 2325,恰好等于以下圣殿器物名称的总和:
אֲרוֹן הָעֵדֻת(约柜)、位于至圣所
הַשֻּׁלְחָן(陈设桌)、位于圣所
הַמְּנֹרָה(金灯台)、位于圣所
מִזְבַּח הַזָּהָב(金香坛)、位于圣所和至圣所之间
מִזְבַּח הַנְּחֹשֶׁת(铜祭坛),位于外面的院子里
这一数值的对齐并非巧合,而是一次神圣的印证:逾越节的献祭不仅是历史的纪念,更是圣殿三重空间合一的种子与根源。这个神秘救赎在逾越节撒下种子,并在赎罪日得以成全,借着麦基洗德的等次,从而成就了永远的完全:
כִּי בְּקָרְבָּן אֶחָד הִשְׁלִים לָנֶצַח אֵת הַמִּתְקַדְּשִׁים | 因为他一次献祭、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。(来10:14) |
该经文的数值之和是2260,令人震惊的是,这正好是下面经文的数值:
נִשְׁבַּע יְהוָה, וְלֹא יִנָּחֵם– אַתָּה-כֹהֵן לְעוֹלָם; עַל-דִּבְרָתִי, מַלְכִּי-צֶדֶק. | 耶和华起了誓、决不后悔、说、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、永远为祭司。(诗110:4) |